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河南焦作政府部門專人上網看帖回帖

大河網4月28日報導


網上發帖反映河南焦作的有關問題,將同到信訪部門反映問題一樣,會受到焦作市政府部門的重視。近日,焦作市政府辦公室發佈了《關於網上社情民意收集處理工作的意見》,要求政府各有關部門規範並完善網上社情民意處理程式,實現網上投訴有結果、處理有時限、建言有回音,形成政府對網上社情民意反應敏捷、管道暢通、直接開放的回應機制;並且,政府會安排工作人員每天都上網看帖,收集網上的社情民意。

【政府下文】

重視網上民意收集、督辦和回饋

4月24日,焦作市政府辦公室下發了《關於網上社情民意收集處理工作的意見》,並於27日將該意見掛在了政府網站上。

意見稱,焦作市政府資訊化辦公室將安排專門人員,每天對市內外各級、各類互聯網上有關焦作的社情民意進行收集整理,“焦作市政府網站政府線上、市長信箱,焦作市山陽論壇,焦作市新聞網、廣電網論壇,天涯、網易、搜狐、新浪、中新、百度等市內外網站上有關焦作的社情民意和資訊”,是主要的收集對象。

意見規定,焦作市政府辦公室,主管網上社情民意收集處理工作;市政府資訊化辦公室,負責網上社情民意的收集整理;市監察、信訪部門及市政府辦公室秘書科,負責轉辦、督辦;各縣(市、區)政府、市直各單位根據工作職責負責具體承辦,並回饋處理結果。

在工作流程方面,也有嚴格的規定。在受理環節,政府網站建立民生板塊,拓寬社情民意受理範圍,有專人負責收集;有關的社情民意被收集後,焦作市政府資訊化辦公室根據內容分轉至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處理。如果所反映的是涉及全市重大的、全局性的社情民意和中央、省駐焦單位的社情民意以及需跨部門辦理的社情民意,將以《網情摘要》形式轉市政府辦公室秘書科,呈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處理。在督辦、回饋方面,將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公開回復或個別回饋。

意見規定,對存在辦理回饋不認真不及時、推諉扯皮、敷衍塞責、避重就輕等問題,引起群眾不滿的縣(市、區)政府、市直部門與單位予以通報批評,情況嚴重的由相關部門進行責任追究。

【網友反應】

“高度重視帖子是件好事”

焦作市政府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在接受採訪時說,意見的出臺有著強烈的現實意義,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市民將其當成一種新型的反映問題的途徑,“最近的創衛和招考事件就是很明顯的例子,網路資訊問題處理不好,很容易出亂子”。

意見一下發,立即引起焦作眾多網友的關注。“政府高度重視網上的帖子,是件好事。”一位網友說,“如果網友反映的問題屬實,政府有關部門能及時注意到,並迅速處理,則可以很快地解決此事;如果沒得到及時處理甚至是不處理,在網上迅速傳播後就成了網路熱點,會嚴重影響城市形象或者相關部門的形象”,當然有些帖子反映的情況可能是虛假的,這時候更需要政府部門出面澄清,否則以訛傳訛,後果將更加嚴重。

新聞回顧:青年發帖舉報家鄉河南違法征地遭跨省追捕

  2008年5月,河南靈寶市政府“租”用了大王鎮農地28平方公里,約3萬余農民將失去土地。上海青年王帥多次舉報無果後網上發帖,因言獲罪,被靈寶市網警跨省抓捕。

(本文來源:大河網 )

2009年4月15日 星期三

《鄭和下西洋》:歌頌暴君是對文明犯罪(梁發芾)

梁發芾


昨天,因為看到《鄭和下西洋》電視劇歌頌明成祖朱棣,忍不住寫了一篇博客。當然,那部電視劇很長,我也沒有看到其他部分,其餘的無法多說。但是,朱棣之惡,罄竹難書,如果今天一味歌頌這樣的所謂明君,簡直是對人類良心的犯罪。所以,有必要披露一些歷史記載中朱棣的惡行。這裏只說說他登基的時候,殘酷誅殺建文帝遺臣的事,而這不過是他一生殘酷野蠻的治理方式的一個側面而已。

朱棣從北京起兵,跨過長江,直搗首都南京,推翻了侄兒朱允炆的皇位。正如當時朱棣所說,這是人家朱家的事,別人是用不著操心的。對於老百姓來說,誰當皇帝,老百姓還不是一樣當奴隸受奴役。可是話說回來,即使當奴隸,老百姓也希望當一個太平的奴隸而不是亂世的奴隸。朱棣作為臣子,圖謀篡逆,發動戰爭,給老百姓造成了很大的災難。從這點說,這種奪位戰爭不是自家私事,是關乎天下蒼生能否安然當奴隸的大事,老百姓並不歡迎這樣的篡位帶來的離亂和痛苦。

朱棣登基之時,對於建文舊臣進行了瘋狂的殘殺,這一點讓人很難理解,一個經過兩千年文明的古老國度,在歷史上還不是如此兇殘的種族,怎麼到了朱棣時期,獸性化到這種程度呢?

朱棣首先殺死的是方孝孺,株連十族,殺死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873人,其他被株連治罪的不計其數。但他的殺戮,決不僅僅是拒絕起草即位詔書的方孝孺。對於其他所有不願意低頭稱臣的舊臣,幾乎全部採取滅族的辦法,要麼淩遲處死,要麼下油鍋,要麼活剝皮。

兵部尚書鐵鉉,被抓到朱棣面前的時候,這個人固執地不肯面對朱棣,而是背對著他,表示他自己並不臣服。朱棣大怒,就先割掉鐵鉉的耳朵和鼻子。鐵鉉仍然拒絕回頭正眼相看。朱棣讓人把鐵鉉的肉割下來,烤熟了,塞到鐵鉉的嘴裏,讓他吃自己的肉,還問肉是不是很香,鐵鉉說,忠臣孝子的肉有什麼不香。接著就一寸寸地割他的肉,一直到死。朱棣讓架起大鍋,燒開滾油,把鐵鉉的屍骨扔進油鍋裏。屍骨很快就化成了煤炭。朱棣要讓幾乎燒成灰的鐵鉉的屍體正對著自己,就拿鐵棒倒騰,硬是把屍骨反過來,面朝皇帝,讓屍骨正面參拜了皇帝,但是,連屍骨都不肯對著皇帝。朱棣大怒,讓內侍用十餘條鐵棍夾著鐵鉉的屍骨朝向北面的皇帝寶座,朱棣得意地說,這下你總算正面朝拜我了。沒有想到,一言未了,油鍋中滾油四濺,燙傷了內侍的手,內侍們扔下屍骨,結果屍骨仍然面朝下俯伏在油鍋中。鐵鉉的兩個兒子後來都被殺掉,他的兩個女兒被發往教坊司,就是國家妓院當妓女。

作僉都禦史景清,本來偽裝一心歸順,取得朱棣信任,官襲原職。但他懷中藏著短劍,準備刺殺朱棣。行刺行動暴露後,朱棣讓人挖出他的牙齒,活剝了皮,在皮子裏面裝了草,把還沒有死的景清捆綁押解到長安門,一寸寸地割肉淩遲。歷史記載說,有一次朱棣出行,車駕經過長安門的時候,捆綁著景清裝滿草的人皮的繩索忽然斷了,景清的皮囊好像要向前襲擊車駕。朱棣大怒,就讓燒毀了皮囊。有天晚上朱棣做夢夢見景清追殺他,醒來後他說,景清做了鬼還要害我。於是把景清的整個宗族全部清洗殺戮。整個鄉里都被列入黑名單,輾轉抓捕,互相株連。這種無限擴大的做法,在當時叫做“瓜蔓抄”。

右副都禦史練子寧,被綁縛抓來的時候,說話也不客氣,朱棣就讓割了他的舌頭。朱棣說,我是要效法周公輔成王的故事。練子寧從嘴力抓出舌頭上的血,在地上寫到:“成王安在”,朱棣大怒,命令一寸寸淩遲處死。他的宗族被株連而死的有151人,而被株連抄家流放的也有數百人。

朱棣讓方孝孺起草即位詔書被拒後,朱棣又把大理寺少卿胡閏召來。胡閏披麻戴孝(給建文皇帝戴孝)來了,朱棣讓被孝服換下來,胡閏說,死就死了,孝服不能換。朱棣以滅族相威脅,胡閏也不屈服。結果朱棣讓人敲掉胡閏的牙齒,勒死了他,然後剝皮實草,把屍體懸掛在武功坊。他的一個兒子被處死,另一個6歲的被流放雲南。他家族被株連達217人。他的女兒郡奴當時才4歲,她的母親被執行死刑的時候,4歲的孩子從她媽媽的懷抱裏掉下來,一個當兵的人就把這個可憐的小姑娘送到一個功臣家,讓他家灶上的奴婢收養她。這孩子漸漸長大,一旦頭髮長出數寸,就自己減掉,天天用塵灰把臉塗抹得非常髒。二十多年中,這家人也從來沒有把這個女孩子當人養活。在這樣屈辱的非人生活中過到五十多歲後悲慘地死去。

……

朱棣的殘暴行為,就是清朝寫歷史的人,也是給予強烈譴責的。固然,朱棣大開殺戒,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建文舊臣堅決拒絕合作,而且斥駡不絕,激怒了朱棣。可是會說回來,朱棣如果稍稍採取安撫爭取的工作,也不至於激化到如此不可收拾的地步。即使建文舊臣堅決求死,那麼,按照法令,該如何處置如何處置,就是歷史上作為殘暴代名詞的秦始皇,其法律也只有滅三族的刑罰而沒有滅九族的,滅十族甚至整個鄉里鄰居全部被株連,實行瓜蔓抄,這種做法歷史上聞所未聞。那種下油鍋,活剝皮,割舌割耳割鼻,拔牙,淩遲,種種殘酷做法,根本不見於任何法律規定。有人為朱棣辯護說,政治鬥爭就是這樣殘酷無情。可是,作為一個政治上的勝利者,有必要用這種恐怖政策對待已經成為階下囚的政治對手嗎?這種殘酷的報復體現的除了他的反人類的本性外,還能說明什麼呢?

中國歷史上一向被認為是文明國家,統治中國的儒家思想一直以仁愛,愛人為宗旨,對於朱元璋、朱棣父子如此反人類的行為,我是一直無法理解。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的是,在中國歷史上基本上銷聲匿跡近兩千年的活人殉葬制度,也是在朱元璋手中復活,朱棣也同樣繼承了這樣慘無人道的做法。朱元璋,朱棣以及他們的後世子孫,甚至連藩王們,也在死去的時候要強迫他們的後妃自殺殉葬。這事直到明朝的大概是中期後才被廢除,好像在藩王中甚至還沒有完全廢除。中國的歷史在朱明時期怎麼走向如此野蠻,實在不可思議。而今天以主旋律的名義拍攝的歷史電視劇,對於這樣的野蠻皇帝,這樣的野蠻治理,居然充斥著麻木不仁的頌聲,更是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在今天,給古代這種專制魔王唱讚歌,到底出於什麼動機,出於什麼利益或價值觀的考量?

2009年4月2日 星期四

中國收入不平等有多嚴重?(王志浩)

王志浩

中國是世界上收入最不平等的地方之一嗎?有時候真有點這種感覺。上海的街頭,似乎一夜之間冒出很多外鄉的少年,在紅綠燈的間隙,穿梭在擁擠的車流中,向寶馬、奧迪兜售小商品。他們中的一部分人似乎就以城市的橋洞為家。在非洲和拉美一些國家的首都,這是司空見慣的景象。而在上海,這種情況在過去是非常少見的。但是,他們的存在仍然令人記起,還有8,000萬中國人生活在國際貧困線之下。在當前經濟低迷的景況下,可想而知,他們的生計將更加艱難。

一種普遍接受的觀點認為,過去30年的經濟增長,是以收入不平等拉大為代價的,尤其是城鄉之間的收入不平等。根據官方資料,中國基尼係數(用於綜合考察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一個分析指標)從改革前的0.2-0.25上升到0.45。一些中國學者認為,實際基尼係數可能還要高過這個數字,接近拉美國家的收入差距水準(拉美國際基尼係數一般為0.6-0.7)。胡溫政府在執政之初,就將城鄉收入差距視為中國最大的問題之一, 並一直致力於通過刺激農村地區的內需來扭轉這種失衡局面。

但是,也有學者對這種觀點提出異議。我們將介紹關於中國收入不平等的爭論。

沒有“過去的好日子”

有人說,毛澤東時代是收入平等的時代,真是這樣嗎?在那個時代,農村家庭通過參加集體化農業勞動,根據對集體的貢獻大小(工分)分配得到相應收益。公社醫院和赤腳醫生提供免費的基本醫療保障,實行義務教育。這樣,在同一個村子內部,農民得到大致相同的收入。由於中國南北氣候土地差異很大,耕種高品質土地的農戶的收成就會好於土地貧瘠的農民,所以不同村之間收入差距較大。有人估算,某些村的農業收益是其他一些村的6倍多(當時的資料不足以估算基尼係數,但明顯體現了收入的不平等)。

在毛的時代,大多數城市居民有固定工作。從單位領取工資和勞保(以及分配住房),享受醫療教育等待遇。城市就業者的收入基本相等,不同城市之間的收入差距很低。不過在上世紀50年代,由於禁止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農村地區缺乏工業,全國大部分農副糧食市場被關閉,意味著農村人口整體上比城市人口更為貧窮。據湯瑪斯•羅斯基估算,這一時期城鄉收入之比已高達5或6倍。

所以,改革開放前中國是收入十分平等的社會主義天堂的神話或許可以被打破。當時不僅經濟基礎薄弱,百姓生活貧困,而且也有收入差距。

1980年代以後的變化

中國社會在1980年代以後發生了深刻變化。市場經濟的實行意味著,資本、技能、一個好的創意、或者有能力獲得某個執照,都可以迅速地增加個人收入。沒有這些條件的人日子不太好過,特別是國企打破鐵飯碗,取消福利分房、社會保障和其他補助之後。在准市場經濟中崛起的國有企業的職工收入得以增長,未能適應新形勢的國企職工的工資降低,其他福利消失。因此,城市內部收入不平等隨著整體收入增長而被拉大。從圖1中我們可以看出這種趨勢。圖中資料來源於多倫多大學經濟學教授Dwayne Benjamin與其合著者的估算(參見‘Income inequality during China’s economic transition’, 與 Loren Brandt, John Giles,Wang Sangui合著,2005年7月),他們的研究顯示,1987-2001年期間,中國城鎮平均收入以約6%的速度穩步增長,同時基尼係數也由0.22上升到0.34。

在農村地區,土地承包到戶之後,勤勞的、擅長務農並獲得了肥沃土地的農民有機會創造更多收入。鄉鎮企業家和奔赴城市尋找機會的農民兄弟也得以改善經濟狀況。這種情況自然導致了收入差距拉大。但同時,農民工和糧食市場的發展意味著,土地的品質如何,對於決定農民收入的重要性降低。這也就意味著不同農村地區間的收入不平等在下降。90年代初期農產品價格上漲使所有農民受益(同樣90年代末,糧食價格下降也傷害了所有農民的利益)。

世界銀行的學者Martin Ravallion和陳少華的研究發現,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農村人口比例從1980年的76%下降到1987年的22%(參見 ‘China’s (uneven) progress in poverty reduc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82 (1), 2004)。但在這之後,減貧方面的進展陷於停頓。農村地區整體收入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得到增長之後,保持平緩態勢(見圖2)。1987年16%的農村家庭收入不足農村平均收入的一半。1995年,這一比例降至7%。但90年代後半段開始又出現了反復,2001年家庭收入不足平均收入一半的農村家庭所占比例又上升到11%(見圖4)。黃亞聲指出,90年代農村貧困人口的貧困程度加深。農村內部的收入不平等開始超過了城市內部的收入不平等,改革開放以後,農民收入的增幅非常有限。根據Benjamin 等人的資料,1987年農村地區基尼係數(衡量不同農村地區之間的收入分配差異)為0.32 ,到2001上升到0.37。

城鄉之間收入不平等有什麼變化?圖3顯示了中國總人口的收入不平等狀況。1987年到2001年,整體基尼係數由0.37上升到0.44。但是,這些數字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爭議較大的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收入指標中應包括哪些內容──僅包括工資性收入,還是也包括所享受的社保福利?是否需要考慮生活成本的不同?城鎮地區生活成本高,無疑會侵蝕一部分城鎮職工的收入。另一個問題是資料本身。由於資料敏感性等原因,國家統計局並不公佈所有採集到的家庭收入資料。而且,即便是發佈出來的資料,收入水準高的人可能傾向於低報收入,以免惹來稅務官的注意,低收入家庭也有可能低報收入,以免失去低收入補貼。

另一個問題是,近些年,隨著城市擴張,大量的“農村”地區劃歸入城市或城鎮。在這一進程中,距離城鎮較近的農民(他們相對富裕)被“農轉非”為城鎮人口。由於農村人口樣本中較富裕的群體轉出,農村地區平均收入下降,城鄉收入比因而上升,表現為城鄉收入差距拉大。Benjamin與其合著者將城鄉家庭分類保持不變,重新估算了城鄉收入比,結果發現,1987-2001年以後, 城鄉收入差距並沒有增加很多。

當今最大的收入差距不在城鄉之間,而在城市和鄉村內部

Benjamin 與其合著者指出,當今中國最大的收入不平等出現在城市人口之間和農村人口之間,而不是城鄉之間。一方面,部分沿海農村與內陸農村之間存在著巨大的收入差距。浙江、江蘇等沿海地區的農民非常富裕,農業經營繁榮(至少在80年代),農民家庭通過較早進城務工積累了一定資金。中西部地區的農民的情況要差很多,部分地區非常貧窮。

第二類不平等的程度要高一些,即城市內部的收入不平等。在上文提及的各種市場力量作用下,居住在同一條街道的家庭,收入差距可能非常大。根據Benjamin對國家統計局抽樣調查資料的分析,現階段,城鎮地區工資性收入占平均收入的68%,占收入差距的72%,我們將具體情況繪製在圖5 中。換句話說,工資決定著你是貧窮還是富裕──而工資又更多地取決於你所受的教育水準、社會關係網路、機會等因素。農村地區也體現出了同樣的趨勢。工資性收入占農村平均收入的42%,占農村收入差距的44%。另一方面,來自農業勞動的收入占農村平均收入的21%,但僅占收入差距的6%。也就是說在農村地區,農民家庭是否有經營性收入,對其家庭收入水準的影響也是很大的──經營項收入占農村平均收入的21%, 占農村地區收入差距的29%(見圖6)。

收入不平等的衡量還存在其他難題。在談論收入差距對政策制定的影響和意義之前,我們先來看西澳大學的Terry Sicular做出的發現(參見‘How large is China’s urban-rural gap?’, Terry Sicular, Yue Ximing, Bjorn Gustafsson, Li Shi,2007),他們指出官方收入差距統計還存在以下問題:

1. 官方收入統計沒有包括城鎮家庭獲得的住房補貼,或居住自有住房的家庭的房租價值。這一項應該是包括的,因為農村地區很少有類似補貼。加上住房類補貼的話,城鎮居民的富裕程度很可能高出他們的現金收入所揭示的。

2. 只有城鎮居民能夠享受的公共服務和養老金也應納入到城市居民收入統計口徑中,加入這一點的話,也能夠體現城鎮家庭收入高於實際。不過隨著農村地區公共服務的推廣和改進,這種狀況將會發生改變。

3. 現有口徑沒有考慮生活成本的差異,這一點也應該有所體現。月入4000元在中國大部分農村地區都可稱得上是高收入,但在任何一個大城市,這樣的收入水準生活壓力還是比較大的。某研究發現,城市物價水準較農村高出35-40%(但對這一說法有爭議)

4. 農民工被排除在家庭收入調查官方樣本之外,這意味著城鎮家庭收入有所誇大,農村家庭收入存在低估。Sicular等人指出,國家統計局城鎮收入調查的樣本設計包含城鎮居住半年以上的外來務工人員,但在實際資料獲取中,可能忽略了建築工地或服務行業的外來務工者,後者可能也從未做城鎮暫住人口登記。某調研顯示,當今中國的城市人口中,13-20%為農民工,而他們的平均收入水準比城鎮職工平均收入水準低60%(但比農村居民高出40%)。統計資料中忽略農民工意味著估算出的城鎮家庭平均工資可能高於實際。同時,農調隊在進行農村家庭收入調查時,可能再次將不在家的農民工排除在外,並且,農民工家庭可能不會如實報告全部匯回收入。綜合下來,農村家庭收入統計可能低報了農村家庭收入水準。

Sicular 教授和他的同事對以上問題中的三項進行了調整(由於缺乏相關資料,未能對城市公共服務和養老金進行調整)。通過分析調整後的資料,他們發現城鄉收入差距沒有官方資料揭示的那麼大(他們的結果顯示在表1中)。他們發現,1995-2002年期間,城鄉收入之比穩定在2.24-2.27倍之間,而不是像官方資料所體現的超過3倍。他們還發現,2002年,在全部收入差距中,城鄉差距僅占到25%,與Benjamin等人的結論基本一致。但貧富差距仍較大幅度地高出亞洲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準,後者在1.3-1.8之間,但也表明,至少貧富差距沒有繼續惡化。

(作者王志浩博士(Stephen Green)是渣打銀行中國區研究主管。本文所述僅代表他個人觀點。渣打銀行保留該報告版權。)

2009年4月1日 星期三

中越戰爭30周年祭(華明)

華明

中方軍隊七九年三月攻下老山界瞬間,此刻旗手實際上已中彈犧牲。

今年二月十七日是中越戰爭三十周年紀念日。三十年前,中國軍隊以“自衛反擊”為名大舉入侵“唇齒相依、同志加兄弟”的越南,並以“愛國”口號激勵戰士衝鋒陷陣,戰鬥之慘烈不堪回首。現如今當局卻諱莫如深,保持沉默,著實令國民疑惑,近一個月的戰爭死傷數萬,烈士英靈今安在?抛灑熱血的土地今何在?如何能夠遺忘?!

對越“三光政策”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淩晨六時,越戰老兵王志軍在《一九七九對越戰爭親歷記》一書中寫道:“大炮終於響了。地動山搖,一瞬間隆隆的炮聲震醒了南疆的大地。半邊天都紅了。不,應該說天的兩邊都紅了。”在數百里的戰線上,中國二十五萬大軍從廣西和雲南邊境全線向越南進攻!所謂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了。

王志軍所在的163師陣亡者大部份都埋在這個烈士陵園裏。

隨後,官方沒有具體通報這場牽動億萬人心的戰役情況。人們無從知曉,這些中華男兒如何一個個剃了光頭照了相,給親人留下遺言,在軍旗下宣誓,喝了首長敬的壯行酒,然後無限留戀地回望祖國家鄉,心裏喊著“再見吧媽媽”,便頂著越軍炮火,踏上佈滿地雷、竹尖陷阱和異族仇恨的征程。

直到戰後才逐漸披露出,中越戰爭的慘烈程度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罕見。中國軍隊自侵入越南後就陷入“人民戰爭”,因此把越南人都當士兵,格殺勿論,甚至見人就殺。特別在撤退時,“採取三光政策,沿途焚燒村莊,寸草不留,並在軍隊通過的主要路段押送越南百姓為先導開路,這才大大降低我軍的傷亡率。”

據一些老兵講:“當初實施三光還是明文下達的命令。回國的時候連路上的電線杆都沒給越南人留下,統統從中部炸倒。越方公佈的損失可能還是自己縮小的,據我所知連越南的電池廠,火柴廠的設備咱都拆回來了。”

對內“士兵當炮灰”

人們更沒想到,出征前中華男兒們竟為自己準備好了墳墓。王志軍寫道,“二月十號,我們營接到命令,部隊到隘口卡防附近一個山坡上挖掘六百口墓穴,建立臨時烈士陵園。這是讓我們這些才剛剛十八、二十歲的士兵去替自己準備墓穴。”“大家都在準備遺書,和我們一起挖掘的許多戰友永遠睡在這裏。”

西方媒體當時廣泛議論,中共使用人肉“排雷手”,《人民日報》八四年發表的昆明軍區作家彭荊風的通訊《猛士守南疆》才第一次承認。“我們的工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在雷場滾出一條前進通道來。”“在這次反擊戰中隨處可見。”西方媒體還猜測這是長官命令,他們不知道中共是如何煽動士兵自我犧牲的。

中國採取的“人海戰術”使軍隊付出巨大代價,平均每日傷亡近一千將士。據昆明軍區後勤部編寫的《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工作總結》說,二月十七日至三月十六日,參戰的解放軍、支前民兵共犧牲六千九百五十四人,傷一萬四千八百多人;越南方面稱中國傷六萬餘人,還有兩萬被擊斃。

此外,中國軍隊作戰裝備不足,連鋼盔都無法做到人手一頂。軍工生產品質低劣,手榴彈扔過去不爆炸,衝鋒槍開兩下就卡殼,甚至炮彈在炮膛裏爆炸。據悉,自傷者就將近陣亡人數的十分之一。“一等功臣”徐良說:“戰地醫院裏都是傷兵,缺胳膊少腿、雙目失明的多了。傍晚出來曬太陽,拐杖扔了一地。”

中共高層顯然很清楚如何取勝。一九七九年一月鄧小平訪美,告訴美國總統卡特說要出手教訓越南。卡特提醒他美國在越南的教訓,鄧小平自信地回答:“那要看是哪家的軍隊。”美國人當然不會想到,中共領導們會把普通士兵當炮灰。這種“不把士兵當人”的軍隊跟現在持自殺炸彈、傷人傷己的恐怖集團何其相似。

中越戰爭時中國軍隊戰俘照片,一個連隊整體投降。

兩國人民心中的永遠創傷

這場血腥戰爭震碎的是老百姓的心,給中越兩國人民帶來巨大心靈創傷。越南《人民報》七九年五月十七日報導,中國軍隊途經的的市鄉100%被毀滅;中小學校被摧毀81%、幼稚園100%;近二十萬學生失去學習場所;被破壞的醫院和衛生站近100%。越南人稱,這是他們感情上最受傷害的一場戰爭。

越南戰後不斷宣傳中國軍人“燒殺搶掠”,號召越南人世世代代永不忘記,直到今天,在越南胡志明市的戰爭博物館,《聯合早報》記者詢問一名年輕的導遊:“越南如果有另一場戰爭,會與誰打?”

這名導遊很快回答說:“中國!”越南已故總理武文傑於一九九一年中越恢復雙邊關係時稱,中共“永遠是一個陷阱”。

而在中國方面,尤其是戰爭的參加者和傷亡者的親屬,提起越南仍然情緒激動。據《聯合早報》報導,河南信陽市的王先生一連用幾個負面辭彙表達對越南的不屑。王先生的哥哥在那場戰爭中陣亡,雖然受到官方褒揚,但至今忘不了那場悲慟,他稱越南“忘恩負義”。

法卡山位於廣西中越邊界線上,山名的意思是“天殺雷劈之山”。時任中共總書記胡耀邦八十年代初到法卡山視察,親筆寫下“英雄山法卡山”。

烈士之魂今安在?

中國七九年的侵越戰爭還引發持續十年的老山、法卡山邊境戰爭,犧牲多少中華好兒男。邊境線中方一側,至少有十四個縣市建有專門的烈士陵園。

由西向東,依次是雲南的金平、蒙自、屏邊、麻栗坡等,廣西的那坡、靖西、憑祥等。建設最早也最著名的麻栗坡烈士陵園,鄧小平親自題詞。

時至今日,中越邊境上最大最重要的關防、陳毅親筆題書的“友誼關”城樓上,儘管附近山上還埋著地雷,邊關牆壁還留著彈孔,但展覽的全是友誼與和平,沒有一個字說到曾發生在這裏牽動著全球的那場戰爭。友誼關內那座埋葬戰死者的萬人山,已被推土機推平,成了開發區了。

王志軍稱,最憤慨的是卡風隧道山上的烈士陵園在中越政府重新友好後,憑祥到同登的鐵路重開,有關當局為照顧雙方面子,竟把烈士陵園遷走。

而曾讓中國士兵浴血奮戰的老山和法卡山的歸屬,官方一直保持沉默,任憑老百姓猜謎。新華網二月二十三日報導,中越陸地邊界勘界立碑工作結束,邊界全長一千三百多公里。中國一側為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越南一側為高平、諒山、奠邊、萊州、老街、河江和廣寧省。該報導通篇未提兩山歸屬問題。

網上盛傳的“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日,江澤民批准的《中越陸地邊界條約》,‘法卡山已全部劃歸越南’,為法卡山獻身的烈士遺骨永留異國他鄉”刺痛了中國人民的心,在網上掀起捍然大波。《越南新聞報》零五年也證實了此說法。最近有網友稱,“法卡山的一、二、三(包括主峰)號高地為我方控制,法卡山朝南延伸的四、五號陣地歸還越南。”究竟如何,政府始終未給人民一個明確交代。

兒子墓前,老父親禁不住老淚縱橫,為兒子燒了很多紙錢。

民間祭奠難圓老兵歎待遇不公

遙想當年,《十五的月亮》、《再見吧,媽媽》、《血染的風采》和《高山下的花環》等歌曲影視在大陸家喻戶曉風靡一時,八七年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上,坐在輪椅上的對越戰爭“一等功臣”徐良深情高歌,一夜之間,這首《血染的風采》紅遍大江南北。

可是,當年的英雄今在何方?似乎已從官方媒體中“蒸發”。徐良二十年後自嘲當年“像個小丑”,“如果有年輕人問我的腿怎麼啦?一般都回答是車禍撞的。”他說:“我現在每月三千多元工資,包括腿錢。參軍二十多年,住房公積金累積下來也只有八萬多,在北京挖個洞都不夠!”徐良還想把小兒子移民到加拿大。

許多參戰退伍老兵下崗失業,每人每月六十元生活費,溫飽難求!養老、醫療、失業等各項保險金無人繳納。八四年四月二十八日戰死在老山前線的趙占英母親,靠當地民政部門每月給的二十八元生活,一貧如洗。父親在當年就傷心離開人世,居住在雲南嵩明縣的趙母因沒有路費,二十年後才得以前往麻粟坡給兒子掃墓。

二等功臣、年僅二十四歲的羅明葬于紅河州金平縣烈士陵園。家住臨翔區忙畔鄉的羅父現年七十六歲,羅母七十八歲,二十九年來一直想到死去的二兒子墓前看上一眼,卻因經濟原因未能成行。在一些好心人的幫助下,老父親籌集了路費,赴一千多公里之外的金平縣,圓多年的夙願。

不僅如此,官方還刻意抹去人們對那場殊死大戰的記憶,甚至阻擾民間的紀念活動。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二月十七日,一些退伍老兵自發舉行紀念活動,悼念中越戰爭中犧牲的戰友,重溫軍旅情誼。

可是,原定集會地點的山東煙臺市工人文化宮廣場上員警列隊,還有數百名公安、便衣、政府及居委會的人員在廣場四周堵截勸返參與者,紀念活動被迫流產。

當年浴血奮戰為哪般?

多年來,人們一直在問,當年浴血奮戰為哪般?從以下這張中越戰爭前後大事一覽表中也許可以看出,中共發動這場戰爭的原委。

中國空軍中將劉亞洲曾說:這場戰爭打給兩人看,一個是中國,一個是美國。當時鄧小平想在黨內樹立絕對權威,最快樹立權威的辦法就是打仗。此仗一打,美國科技、軍援和資金等源源不斷湧到中國。中美之間的蜜月長達十年之久,直到八九年六月四日。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朱鋒教授稱,中越開戰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圍魏救趙”,希望對越南的打擊能緩解越南對已被迫轉入遊擊戰的柬共的行動。可柬共(紅色高棉)又是如何為柬埔寨人民所不齒?

就看看一月七日,越軍解放金邊的這一天,已成為柬埔寨全體國民的正式假日:大屠殺逾越日,就可知中共扮演的什麼角色。

這場戰爭,中共以傷亡數萬中華兒女,約十萬鄰國人民的生命和財產為代價,討好昔日的敵人美國、教訓昔日兄弟越南、幫助大屠殺人民的紅色高棉政權、解昔日盟友蘇聯的腹背夾擊之圍、解中共十年文革浩劫的信任危機……。

有分析家稱,怎麼看,這都是中共為化解政權危機而禍國殃民的一場戰爭,又一次中華國殤。


中越戰爭前後大事一覽表

 時 間     事 件

1969年3月——中蘇爆發珍寶島戰爭,之後蘇聯在中國北疆屯兵百萬。

1971年4月——中國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之後中美關係走向正常化,直到89年。

1975年3月——美國撤出越南,北越攻克西貢統一越南。越南靠向蘇聯,驅趕華僑。

1978年12月——越軍入侵柬埔寨,1月7日攻克金邊,推翻中共支持的紅色高棉。

1979年1月29日——鄧小平訪問美國。

1979年2月17日——中國對越南發起總攻,受到國際譴責,特別東歐一片聲討聲。

1979年3月4日——越南戰略要地諒山陷落。越主力從柬調回。蘇增兵中蘇邊界。

1979年3月5日——越南宣佈全國總動員令。中國宣佈已達目的,開始自越撤軍。

1979年3月16日——中國軍隊宣佈全部撤完。

1980年——鄧小平成功取得中共黨、政、軍一切權力,華國鋒被趕下臺。

1979~90年——老山,法卡山邊界戰役,中國將越南當練兵場,各軍區輪流來作戰。

1991年——蘇聯解體,中越關係開始正常化。

1999年——中越簽署邊界條約。